ubuntu 在 R40e 上 還有 Debian 在 Sempron 2600 上

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

build image for banana pi

就 follow wiki.. http://wiki.lemaker.org/Building_u-boot,_script.bin_and_linux-kernel
- 換位置了:(http://wiki.lemaker.org/BananaPro/Pi:Building_u-boot,_script.bin_and_linux-kernel)
這是在 x86 pc 上做的,不是在 banana pi 上。
-- 我在 pi 上做,發現make script 直接寫死 toolchain 名子,所以找不到。
做完config 後,出現訊息叫你 make, 就 make了。

結果會放在 build 目錄。
build 目錄好像是所有 project, subproject 的 output 目錄,
kernel, uboot, tools, boot script 都output 在這裡。

然後就 follow link 到 .. http://wiki.lemaker.org/Setting_up_the_bootable_SD_card
- 換位置了。(http://wiki.lemaker.org/BananaPro/Pi:Setting_up_the_bootable_SD_card)

大慨是為了模擬 raspberry pi ,所以把sd card 分成兩個partition:
  • 1 : FAT : 放 kernel, uboot command.
  • 2 : EXT4, rootfs

但是和 raspberry pi 不一樣,raspberry pi 因為 gpu 有讀取 vfat 能力,所以用 gpu 做 bootloader.
因次 uboot, kernel 都被放在 fat partition.

banana pi 內部的 bootloader 不認識 filesystem,
所以還是要把 uboot + spl 放到某個 sector (1024x8). 讓 A20 bootrom 去 load.
然後 uboot 再到 第一個 partition 去 loader kernel


所以第一個 partition 就是做這些 boot script 和 copy kernel.

第二個 partition 就是 root, 所以利用 debootstrap 來做。
因為用 wget 來抓檔,所以在 proxy 後面的時候,要另外指定。

修改 /etc/wgetrc
把 http_proxy 和 https_proxy 打開。
就可以看到抓 package 的 log..

follow intruction 都做玩,開機。沒有 network, eth0 沒有 config.
所以修改 /etc/network/interfaces: 加上:
auto eth0
iface eth0 inet dhcp

之後,在用 ifup eth0.. 就出現了。

然後啟動 ssh server:
services ssh start
因為 ssh 不允許 root login. 所以要 add 一個 user pi/raspberry
這樣,就可以用 pi ssh 進來。

沒有留言:

標籤

網誌存檔